大暑三伏是什么意思?大暑三伏的介绍
“大暑三伏” 是与中国传统节气和历法相关的概念,两者紧密关联,共同反映了夏季气候的炎热特征。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大暑是什么?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7 月 22 日至 24 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20°。
气候特点: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暑” 即炎热之意,“大” 表示炎热程度达到顶峰,此时高温、高湿天气频繁,雷阵雨较多,民间有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的谚语。
传统习俗:各地有晒伏(晒衣物、药材防霉)、喝伏茶、吃凉性食物(如西瓜、绿豆汤)等习俗,以应对酷暑。
二、三伏是什么?
三伏是中国传统历法中夏季最热时段的统称,分为初伏、中伏、末伏,通常持续 30 或 40 天(中伏可能为 10 天或 20 天,取决于夏至后第三个 “庚日” 的时间)。
时间计算: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 10 天;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持续 10 天或 20 天;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持续 10 天。
(“庚日” 是干支纪日中带有 “庚” 字的日子,每 10 天一个庚日)
气候特点: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热量积累达到峰值,因此是全年最热的阶段,民间有 “热在三伏” 的说法。
三、大暑与三伏的关系
大暑通常处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后(初伏结束、中伏期间或中伏尾声),是三伏天里最热的时段之一。此时节高温酷热达到极致,二者在时间上重叠,共同构成了夏季 “极致炎热” 的气候特征,因此常被合称为 “大暑三伏”,用来强调夏季最热的时期。
简单来说,“大暑” 是节气,“三伏” 是热季时段,二者结合体现了夏季高温的巅峰状态,也是人们防暑降温、顺应时节养生的重要时期。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编辑undefined分享
undefined
undefinedundefined
标签: 大暑三伏是什么意思
相关阅读
-
太湖三傻是什么意思?太湖三傻是什么梗?
太湖三傻 是 2025 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俗称 苏超)中诞生的网... -
癫系文案是什么梗?什么是癫系文案?
癫系文案 是一种以荒诞、夸张、反逻辑的语言风格来表达情绪或反映... -
大暑三伏是什么意思?大暑三伏的介绍
大暑三伏 是与中国传统节气和历法相关的概念,两者紧密关联,共同... -
气候流离失所是什么意思?气候流离失所...
气候流离失所 是一个描述因气候变化导致人口迁移的现象的术语,指... -
复古风穿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复古风穿搭?
复古风穿搭 指借鉴、模仿过去某个时代(通常是 20 世纪 20 年代... -
怀揣这炙热顽心走向是什么意思?怀揣这...
怀揣着炙热顽心走向 不是一个梗,它出自歌曲《盗墓笔记・十年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