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世界资讯:湖南省发改委:把储能产业纳入全省重点发展领域

2022-09-30 09:52:03    来源:湖南省发改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近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03号提案《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助力湖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答复。


【资料图】

答复中提到,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把储能相关产业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为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延链补链提供重要支撑。要通过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建设一批服务平台,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集中、品类齐全、链条完整的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研发和生产区。将全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及技术路线图中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重点发展的技术类别及示范应用方向,进一步强化新型储能基础理论突破及瓶颈技术攻关,推进新型储能有序、有重点、有目标的高质量发展。

原文如下: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03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助力湖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答复:

一、我省储能产业发展情况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整体处于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截至2021年底,装机规模达到512万千瓦,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较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省委、省政府把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列为22条优势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初步构建了从原材料生产、电池制造、系统集成、推广应用到资源循环利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株洲、湘潭、永州、常德、益阳等多点布局的“一核多点”产业体系。2021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900亿元。

二是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我省是全国储能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两院院士5人,在变流技术、先进储能材料、电池制造等领域布局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三是示范应用初显成效。2019年,我省启动电化学储能电站试点,目前投运规模18万千瓦。经过试点探索,逐步确立了储能设施的独立市场地位,推动形成了多场景、多模式应用,带动了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二、关于几项具体建议的办理意见

(一)关于出台新型储能产业政策制度,强化新型储能产业顶层设计,抢抓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委编制的《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把储能相关产业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为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延链补链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我们正组织编制全省新型储能“十四五”发展实施方案,拟从保障电网供应、调峰、新能源消纳等多个需求维度,合理确定新型储能发展规模,统筹布局用户侧、电网侧、电源侧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储能项目,并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推进降本增效、技术多元化发展,同时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储能成本疏导及价格疏导等体制机制,推动我省新型储能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二)关于打造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园区,实施新型储能产业示范项目,培育引进行业龙头。我们将以《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以《湖南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抓手,实施“领军能力建设行动”,巩固和强化竞争优势,通过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建设一批服务平台,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集中、品类齐全、链条完整的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研发和生产区。此外,在新一轮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中,积极支持省内工业园区、大型商超、大数据中心等工商业用户自建一定规模储能设施,有效降低用能成本;针对工业、通信、金融、互联网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电力用户,支持其根据优化商业模式和系统运行模式需要配置新型储能,提升自平衡能力,支撑高品质用电;鼓励党政机关、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重要电力用户建设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

(三)关于加强新型储能产业技术攻关,提高新型储能产学研转化效率,提前布局前沿技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将在全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及技术路线图中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重点发展的技术类别及示范应用方向,进一步强化新型储能基础理论突破及瓶颈技术攻关,推进新型储能有序、有重点、有目标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设立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一批科技专项,组织一批技术示范应用,结合全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总体目标,统筹推进一批不同应用场景、不同技术路线的储能试点示范,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集群化发展,构筑我省在新型储能领域赛道上新的领先优势,促进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加速发展。

(四)关于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制度,加大绿色融资支持力度,开展储能市场交易。我委将会同相关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一是完善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准入条件、技术标准和交易规则。二是合理疏导新型储能成本,深化“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完善电网侧储能价格疏导机制,鼓励用户侧储能加快发展。三是探索共享储能模式,研究开展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聚合利用,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协调运营、利益共享机制。

(2022年8月4日)

标签: 储能产业 储能项目 储能系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