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江苏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而精”进化之路

2022-05-17 09:12:19    来源:江苏经济报

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到智能网联,产业链完备,产业规模庞大,多数环节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迄今,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版图中,这是江苏业界最突出的优势所在。

然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容,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不断“蜕变”和延伸。越来越多海内外企业的涌入,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的诸多细分领域相继进入“群雄竞逐”的时期。市场及产业的全新背景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江苏零部件企业的个体优势、江苏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更多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周期,如何加速升级,从“大而全”向“优而精”进化,已成为江苏新能源汽车业亟待解答的命题。

优势突出: 有全国“最完备”的产业链

在国内各省市之中,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零部件和配套设施产业链,可以用“最完备”来形容。

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省汽车工业办)处长熊斌谦如此概括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其一,零部件制造业门类齐全,全国领先;其二,新能源汽车的独有关键零部件领域,江苏企业实力居前甚至居首,如:动力电池、电动系统、电控系统、车联网等;其三,产业链多数环节实力强劲,如:所有汽车通用的车身、底盘、车灯、模塑件等,又如:尚在产业化前期的氢燃料电池及装备研制。正因拥有上述一系列优势,江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能的利用率在全国领先,与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低下的产能利用率反差明显。

例如,江苏动力电池制造的综合实力已居全国第一,不但产能最大,技术水平同样领跑。国内龙头电池厂商几乎已聚首江苏。业内“老大”宁德时代投资的江苏时代动力产能为30~40吉瓦时,中创新航常州基地今年产能预计可达40吉瓦时,蜂巢能源常州基地产能约为10吉瓦时,北电爱思特江苏公司8吉瓦时。此外,南京LG新能源产能约40吉瓦时。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目前是国内动力电池业的三巨头,仅常州和南京两地现有产能之和即已达到130~140吉瓦时。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装车量为51.3吉瓦时,同比增长1.2倍。换言之,江苏一省的产能即可满足全国市场三个季度的动力电池需求。截至去年年底,常州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全国总量的1/3,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已建和在建产能已逾230吉瓦时。该市动力电池企业销售收入逾660亿元,增长近2倍。

江苏动力锂电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中创新航自主研发的L221N169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260瓦时/公斤,常温循环寿命≥2500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升科技(常州)研发的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83%,国内领先。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小强告诉记者,该公司推出的最新电池产品,最大续航里程已达800公里,今年年底可能达到1000公里,相比几年前普遍200~300公里的指标大幅提升。围绕着电池厂商,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系统、制造装备、检测认证等关键配套环节,众多江苏企业迅速壮大,也已逐渐成为国内细分领域的领军者。如:正/负极材料领域的江苏贝特瑞,隔膜领域的当升科技(常州)、苏州捷力新能源、星源材质,电解液领域的张家港国泰华荣等。

在电机和电控细分领域,逆变器技术、纯电驱动系统、高速减速器及变速器,电空调、电转向、电制动等,同样链条完善,竞争力较强。电控系统供应商南京越博动力、汇川技术,电动汽车空调供应商南京奥特佳等,都是行业佼佼者。

熊斌谦认为,江苏新能源汽车业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即使是竞争力较强的环节也须不断升级,总体而言仍须“补链强链”。他举例道,近期由于上海、苏州等地疫情,关键零部件供应不足,大批新能源整车企业产量大幅下降,从侧面证明了我省这一产业链企业的技术水平、产能均存在不足,难以完全替代进口或其他省份的产品。熊斌谦坦言,对于既有的“长板”,应继续锻造,使之强化和延伸;对于“短板”,必须迅速补齐,消除“卡脖子”的关键环节。

“长板”再锻:从动力电池到车联网

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到充电、车联网设施,皆属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长板”。但熊斌谦指出,面向《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对照“强链”的方向,不少“长板”也需再锻。例如:围绕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亟须继续以政策引导、重大项目投资带动自主创新,培育形成一批“江苏创造”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锻长板”的焦点何在?专家分析,欲彻底消除国人的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必须进一步提升。对于整体实力强劲的江苏电池业界而言,这就是新的机遇。因此,我省电池厂商应集中力量,加快突破高比容量及高安全正/负极材料、耐高温隔膜材料、耐高压阻燃电解液、固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王小强坦言,近年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有所减缓,与电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从2010年至今,虽迭经起落,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仍一直引导着产业进步。明年补贴即将彻底退出,产业也已经走过了拐点,需求增长开始加速,所有企业必须转向真正的市场导向,依靠技术创新赢得新一轮竞争。

需“锻造”的还有先进产能。虽然我省电池产能较大,且持续增长,但目前并未全部实现量产,智能制造的比例也有待提高。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动力电池一直供不应求。尤其是今年春节后,叠加疫情及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车企一度出现“电池荒”,从侧面证明:一旦供应链遭遇冲击,我省产能“韧性”依旧不足。

其次,在充电设施领域,我省数量较大,车桩比全国领先,但布局并不均衡。全省公共充电桩大部分分布在苏南,尤其是南京、常州、苏州、无锡。另一个隐忧是省内充电设施产业链的不少关键环节存在短板,自主可控度不高。省内各运营商的充电设备数据还难以互通互联,智慧化水平也有待提升。此外,超级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等新技术,“光储充放”等新型充电站,均需企业加快研发,予以突破。

江苏万帮数字能源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服务领域的龙头之一,核心品牌“星星充电”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前列。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智能运维平台等既有优势基础上,该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移动能源网”概念,即“车、桩、网”的深度互联,并已面向海内外新能源汽车厂商、公交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提供“云服务”。近年来,万帮与奔驰、保时捷、比亚迪、北汽等全球近60家知名车企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多年的“锻长板”之举初见收获。

其三,在智能网联应用领域,以南京、无锡等城市建设国家级江苏车联网先导区为契机,江苏业界须尽快突破智能驾驶算法、域控制器、汽车线控底盘、道路融合感知、车联网信息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从而尽快实现为车辆与车辆、云平台、道路设施之间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据了解,无锡天安智能、航天大为等创新型企业正循此需求全力攻关。

短板须补:车用芯片之困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短板”不多,但均在前沿关键领域。车用芯片是其中最突出的“短板”。虽有南京芯驰、连云港大陆电子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但迄今产业化应用规模有限,竞争力尚不强。我省新能源产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便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车载芯片、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安全密钥等是核心产品。对于我省业界而言,这一细分领域——尤其是车用芯片,十分关键,亟须补齐。

其次,在面向智能驾驶、交通大数据服务等车联网智慧应用以及轻量化设计等前沿技术领域,我省业界也亟待创新突破。

其三,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我省业界应依托南京、徐州、苏州等城市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示范应用,真正实现产业化成果。专家认为,燃料电堆关键材料、高压储氢瓶等核心产品将是今后的重点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培育产业链各环节的品牌企业,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也是我省新能源产业链亟待填补的“短板”所在。

标签: 燃料电堆关键材料 高压储氢瓶 新能源产业 汽车线控底盘

相关阅读